[TOC]
练习题:
1、字典基本操作
字典内容如下:
1 | dic = { |
用程序解答下面的题目
- 字典的长度是多少
- 请修改’java’ 这个key对应的value值为98
- 删除 c 这个key
- 增加一个key-value对,key值为 php, value是90
- 获取所有的key值,存储在列表里
- 获取所有的value值,存储在列表里
- 判断 javascript 是否在字典中
- 获得字典里所有value 的和
- 获取字典里最大的value
- 获取字典里最小的value
- 字典 dic1 = {‘php’: 97}, 将dic1的数据更新到dic中
2、字典中的value
有一个字典,保存的是学生各个编程语言的成绩,内容如下
1 | data = { |
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存储方式并不相同,有的用字典,有的用列表,但是分数都是字符串类型,请实现函数transfer_score(score_dict)
,将分数修改成int类型
1 |
|
1 | dic = { |
字典的长度是: 3
修改java 这个key对应的value值为98 98
{'python': 95, 'java': 98}
增加一个key-value对,key值为 php, value是90 {'python': 95, 'java': 98, 'php': 90}
获取所有的key值,存储在列表里 ['python', 'java', 'php']
获取所有的value值,存储在列表里 [95, 98, 90]
not in
283
获取字典里最大的value 98
获取字典里最小的value 90
{'python': 95, 'java': 98, 'php': 97}
1 | #有一个字典,保存的是学生各个编程语言的成绩,内容如下 |
{'python': {'上学期': 90, '下学期': 95}, 'c++': [95, 96, 97], 'java': [{'月考': 90, '期中考试': 94, '期末考试': 98}]}
集合-练习题:
- 怎么表示只包含⼀个数字1的元组。
- 创建一个空集合,增加 {‘x’,‘y’,‘z’} 三个元素。
- 列表[‘A’, ‘B’, ‘A’, ‘B’]去重。
- 求两个集合{6, 7, 8},{7, 8, 9}中不重复的元素(差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交集外的部分)。
- 求{‘A’, ‘B’, ‘C’}中元素在 {‘B’, ‘C’, ‘D’}中出现的次数。
1 | print('怎么表示只包含⼀个数字1的元组',(1,)) |
怎么表示只包含⼀个数字1的元组 (1,)
se {'z', 'x', 'y'}
列表['A', 'B', 'A', 'B']去重 ['A', 'B']
求两个集合{6, 7, 8},{7, 8, 9}中不重复的元素 {9, 6}
求{'A', 'B', 'C'}中元素在 {'B', 'C', 'D'}中出现的次数 2
序列-练习题:
- 怎么找出序列中的最⼤、⼩值?
min(sub)
返回序列或参数集合中的最小值max(sub)
返回序列或者参数集合中的最大值
- sort() 和 sorted() 区别
sort 与 sorted 区别:
sort 是应用在 list 上的方法,sorted 可以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。
list 的 sort 方法返回的是对已经存在的列表进行操作,而内建函数 sorted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list,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
sorted(iterable, key=None, reverse=False)
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。
iterable
— 可迭代对象。key
—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,只有一个参数,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,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。reverse
— 排序规则,reverse = True
降序 ,reverse = False
升序(默认)。- 返回重新排序的列表。
- 怎么快速求 1 到 100 所有整数相加之和?
- 求列表 [2,3,4,5] 中每个元素的立方根。
- 将[‘x’,‘y’,‘z’] 和 [1,2,3] 转成 [(‘x’,1),(‘y’,2),(‘z’,3)] 的形式。
1 | #怎么快速求 1 到 100 所有整数相加之和 |
5050
8
27
64
125
[('x', 1), ('y', 2), ('z', 3)]
字典
1. 可变类型与不可变类型
- 序列是以连续的整数为索引,与此不同的是,字典以”关键字”为索引,关键字可以是任意不可变类型,通常用字符串或数值。
- 字典是 Python 唯一的一个 映射类型,字符串、元组、列表属于序列类型。
那么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据类型 X
是不是可变类型的呢?两种方法:
- 麻烦方法:用
id(X)
函数,对 X 进行某种操作,比较操作前后的id
,如果不一样,则X
不可变,如果一样,则X
可变。 - 便捷方法:用
hash(X)
,只要不报错,证明X
可被哈希,即不可变,反过来不可被哈希,即可变。
1 | i = 1 |
140725485347216
140725485347280
1884287727816
1884287727816
- 整数
i
在加 1 之后的id
和之前不一样,因此加完之后的这个i
(虽然名字没变),但不是加之前的那个i
了,因此整数是不可变类型。 - 列表
l
在附加'Python'
之后的id
和之前一样,因此列表是可变类型。
1 | print(hash('Name')) # -9215951442099718823 |
-4592361207522270550
-184835469417107524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TypeError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
<ipython-input-2-74ebb8223a13> in <module>
3 print(hash((1, 2, 'Python'))) # 823362308207799471
4
----> 5 print(hash([1, 2, 'Python']))
6 # TypeError: unhashable type: 'list'
7
TypeError: unhashable type: 'list'
- 数值、字符和元组 都能被哈希,因此它们是不可变类型。
- 列表、集合、字典不能被哈希,因此它是可变类型。
2. 字典的定义
字典 是无序的 键:值(key:value
)对集合,键必须是互不相同的(在同一个字典之内)。
dict
内部存放的顺序和key
放入的顺序是没有关系的。dict
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,不会随着key
的增加而增加,但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。
字典 定义语法为 {元素1, 元素2, ..., 元素n}
- 其中每一个元素是一个「键值对」— 键:值 (
key:value
) - 关键点是「大括号 {}」,「逗号 ,」和「冒号 :」
- 大括号 — 把所有元素绑在一起
- 逗号 — 将每个键值对分开
- 冒号 — 将键和值分开
3. 创建和访问字典
【例子】
1 | brand = ['李宁', '耐克', '阿迪达斯'] |
耐克的口号是: Just do it
耐克的口号是: Just do it
通过字符串或数值作为key
来创建字典。
注意:如果我们取的键在字典中不存在,会直接报错KeyError
。
【例子】
1 | dic1 = {1: 'one', 2: 'two', 3: 'three'} |
{1: 'one', 2: 'two', 3: 'three'}
on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KeyError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
<ipython-input-5-107dabe52134> in <module>
2 print(dic1) # {1: 'one', 2: 'two', 3: 'three'}
3 print(dic1[1]) # one
----> 4 print(dic1[4]) # KeyError: 4
5
6 dic2 = {'rice': 35, 'wheat': 101, 'corn': 67}
KeyError: 4
【例子】通过元组作为key
来创建字典,但一般不这样使用。
1 | dic = {(1, 2, 3): "Tom", "Age": 12, 3: [3, 5, 7]} |
{(1, 2, 3): 'Tom', 'Age': 12, 3: [3, 5, 7]}
<class 'dict'>
通过构造函数dict
来创建字典。
dict()
-> 创建一个空的字典。
【例子】通过key
直接把数据放入字典中,但一个key
只能对应一个value
,多次对一个key
放入 value
,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。
1 | dic = dict() |
{'a': 1, 'b': 2, 'c': 3}
{'a': 11, 'b': 2, 'c': 3}
{'a': 11, 'b': 2, 'c': 3, 'd': 4}
dict(mapping)
-> new dictionary initialized from a mapping object’s (key, value) pairs
【例子】
1 | dic1 = dict([('apple', 4139), ('peach', 4127), ('cherry', 4098)]) |
{'apple': 4139, 'peach': 4127, 'cherry': 4098}
{'apple': 4139, 'peach': 4127, 'cherry': 4098}
dict(**kwargs)
-> new dictionary initialized with the name=value pairs in the keyword argument list. For example: dict(one=1, two=2)
【例子】这种情况下,键只能为字符串类型,并且创建的时候字符串不能加引号,加上就会直接报语法错误。
1 | dic = dict(name='Tom', age=10) |
{'name': 'Tom', 'age': 10}
<class 'dict'>
4. 字典的内置方法
dict.fromkeys(seq[, value])
用于创建一个新字典,以序列seq
中元素做字典的键,value
为字典所有键对应的初始值。
【例子】
1 | seq = ('name', 'age', 'sex') |
新的字典为 : {'name': None, 'age': None, 'sex': None}
新的字典为 : {'name': 10, 'age': 10, 'sex': 10}
新的字典为 : {'name': ('小马', '8', '男'), 'age': ('小马', '8', '男'), 'sex': ('小马', '8', '男')}
新的字典为 : {'name': ('小马', '8', '男', '女'), 'age': ('小马', '8', '男', '女'), 'sex': ('小马', '8', '男', '女')}
dict.keys()
返回一个可迭代对象,可以使用list()
来转换为列表,列表为字典中的所有键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} |
dict_keys(['Name', 'Age'])
['Name', 'Age']
dict.values()
返回一个迭代器,可以使用list()
来转换为列表,列表为字典中的所有值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Sex': 'female', 'Age': 7, 'Name': 'Zara'} |
字典所有值为 : ['female', 7, 'Zara']
dict.items()
以列表返回可遍历的 (键, 值) 元组数组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} |
Value : dict_items([('Name', 'Lsgogroup'), ('Age', 7)])
(('Name', 'Lsgogroup'), ('Age', 7))
dict.get(key, default=None)
返回指定键的值,如果值不在字典中返回默认值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27} |
Age 值为 : 27
Sex 值为 : NA
dict.setdefault(key, default=None)
和get()
方法 类似, 如果键不存在于字典中,将会添加键并将值设为默认值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} |
Age 键的值为 : 7
Sex 键的值为 : None
新字典为: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, 'Sex': None}
key in dict
in
操作符用于判断键是否存在于字典中,如果键在字典 dict 里返回true
,否则返回false
。而not in
操作符刚好相反,如果键在字典 dict 里返回false
,否则返回true
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} |
键 Age 存在
键 Sex 不存在
键 Age 存在
dict.pop(key[,default])
删除字典给定键key
所对应的值,返回值为被删除的值。key
值必须给出。若key
不存在,则返回default
值。del dict[key]
删除字典给定键key
所对应的值。
【例子】
1 | dic1 = {1: "a", 2: [1, 2]} |
a {2: [1, 2]}
nokey {2: [1, 2]}
{}
dict.popitem()
随机返回并删除字典中的一对键和值,如果字典已经为空,却调用了此方法,就报出KeyError异常。
【例子】
1 | dic1 = {1: "a", 2: [1, 2]} |
(2, [1, 2])
{1: 'a'}
dict.clear()
用于删除字典内所有元素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Zara', 'Age': 7} |
字典长度 : 2
字典删除后长度 : 0
dict.copy()
返回一个字典的浅复制。
【例子】
1 | dic1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, 'Class': 'First'} |
新复制的字典为 :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, 'Class': 'First'}
【例子】直接赋值和 copy 的区别
1 | dic1 = {'user': 'lsgogroup', 'num': [1, 2, 3]} |
1884288574392
1884288574392
1884288574552
{'user': 'root', 'num': [2, 3]}
{'user': 'root', 'num': [2, 3]}
{'user': 'lsgogroup', 'num': [2, 3]}
dict.update(dict2)
把字典参数dict2
的key:value
对 更新到字典dict
里。
【例子】
1 | dic =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7} |
更新字典 dict : {'Name': 'Lsgogroup', 'Age': 8, 'Sex': 'female'}
集合
python 中set
与dict
类似,也是一组key
的集合,但不存储value
。由于key
不能重复,所以,在set
中,没有重复的key
。
注意,key
为不可变类型,即可哈希的值。
【例子】
1 | num = {} |
<class 'dict'>
<class 'set'>
1. 集合的创建
- 先创建对象再加入元素。
- 在创建空集合的时候只能使用
s = set()
,因为s = {}
创建的是空字典。
【例子】
1 | basket = set() |
{'apple', 'banana'}
- 直接把一堆元素用花括号括起来
{元素1, 元素2, ..., 元素n}
。 - 重复元素在
set
中会被自动被过滤。
【例子】
1 | basket = {'apple', 'orange', 'apple', 'pear', 'orange', 'banana'} |
{'apple', 'banana', 'orange', 'pear'}
- 使用
set(value)
工厂函数,把列表或元组转换成集合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set('abracadabra') |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Taobao', 'Lsgogroup', 'Google'}
{'Taobao', 'Lsgogroup', 'Google'}
- 去掉列表中重复的元素
【例子】
1 | lst = [0, 1, 2, 3, 4, 5, 5, 3, 1] |
[0, 1, 2, 3, 4, 5]
[0, 1, 2, 3, 4, 5]
从结果发现集合的两个特点:无序 (unordered) 和唯一 (unique)。
由于 set
存储的是无序集合,所以我们不可以为集合创建索引或执行切片(slice)操作,也没有键(keys)可用来获取集合中元素的值,但是可以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。
2. 访问集合中的值
- 可以使用
len()
內建函数得到集合的大小。
【例子】
1 | thisset = set(['Google', 'Baidu', 'Taobao']) |
3
- 可以使用
for
把集合中的数据一个个读取出来。
【例子】
1 | thisset = set(['Google', 'Baidu', 'Taobao']) |
Taobao
Baidu
Google
- 可以通过
in
或not in
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已经存在
【例子】
1 | thisset = set(['Google', 'Baidu', 'Taobao']) |
True
True
3. 集合的内置方法
set.add(elmnt)
用于给集合添加元素,如果添加的元素在集合中已存在,则不执行任何操作。
【例子】
1 | fruits = {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} |
{'apple', 'banana', 'orange', 'cherry'}
{'apple', 'banana', 'orange', 'cherry'}
set.update(set)
用于修改当前集合,可以添加新的元素或集合到当前集合中,如果添加的元素在集合中已存在,则该元素只会出现一次,重复的会忽略。
【例子】
1 | x = {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} |
{'apple', 'cherry', 'google', 'banana', 'baidu'}
{'google', 'lsgo', 'baidu', 'apple', 'dreamtech'}
set.remove(item)
用于移除集合中的指定元素。如果元素不存在,则会发生错误。
【例子】
1 | fruits = {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} |
{'apple', 'cherry'}
set.discard(value)
用于移除指定的集合元素。remove()
方法在移除一个不存在的元素时会发生错误,而discard()
方法不会。
【例子】
1 | fruits = {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} |
{'apple', 'cherry'}
set.pop()
用于随机移除一个元素。
【例子】
1 | fruits = {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} |
{'banana', 'cherry'}
apple
由于 set 是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,所以两个或多个 set 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集合操作。
set.intersection(set1, set2 ...)
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。set1 & set2
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。set.intersection_update(set1, set2 ...)
交集,在原始的集合上移除不重叠的元素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set('abracadabra') |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z', 'c', 'm', 'l', 'a'}
{'a', 'c'}
{'a', 'c'}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a', 'c'}
set.union(set1, set2...)
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。set1 | set2
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set('abracadabra') |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z', 'c', 'm', 'l', 'a'}
{'r', 'z', 'd', 'c', 'm', 'b', 'l', 'a'}
{'r', 'z', 'd', 'c', 'm', 'b', 'l', 'a'}
set.difference(set)
返回集合的差集。set1 - set2
返回集合的差集。set.difference_update(set)
集合的差集,直接在原来的集合中移除元素,没有返回值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set('abracadabra') |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z', 'c', 'm', 'l', 'a'}
{'r', 'd', 'b'}
{'r', 'd', 'b'}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r', 'd', 'b'}
set.symmetric_difference(set)
返回集合的异或。set1 ^ set2
返回集合的异或。set.symmetric_difference_update(set)
移除当前集合中在另外一个指定集合相同的元素,并将另外一个指定集合中不同的元素插入到当前集合中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set('abracadabra') |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z', 'c', 'm', 'l', 'a'}
{'r', 'z', 'd', 'b', 'm', 'l'}
{'r', 'z', 'd', 'b', 'm', 'l'}
{'r', 'd', 'c', 'b', 'a'}
{'r', 'z', 'd', 'm', 'b', 'l'}
set.issubset(set)
判断集合是不是被其他集合包含,如果是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set1 <= set2
判断集合是不是被其他集合包含,如果是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
【例子】
1 | x = {"a", "b", "c"} |
True
True
False
False
set.issuperset(set)
用于判断集合是不是包含其他集合,如果是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set1 >= set2
判断集合是不是包含其他集合,如果是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
【例子】
1 | x = {"f", "e", "d", "c", "b", "a"} |
True
True
False
False
set.isdisjoint(set)
用于判断两个集合是不是不相交,如果是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
【例子】
1 | x = {"f", "e", "d", "c", "b"} |
False
True
4. 集合的转换
【例子】
1 | se = set(range(4)) |
{0, 1, 2, 3} <class 'set'>
[0, 1, 2, 3] <class 'list'>
(0, 1, 2, 3) <class 'tuple'>
5. 不可变集合
Python 提供了不能改变元素的集合的实现版本,即不能增加或删除元素,类型名叫frozenset
。需要注意的是frozenset
仍然可以进行集合操作,只是不能用带有update
的方法。
frozenset([iterable])
返回一个冻结的集合,冻结后集合不能再添加或删除任何元素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frozenset(range(10)) # 生成一个新的不可变集合 |
frozenset({0, 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})
frozenset({'r', 'o', 'p', 'g', 's', 'l', 'u'})
参考文献:
- https://www.runoob.com/python3/python3-tutorial.html
-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4050443
-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Z589xEbOQ2QLtiq8mP1qQ
练习题:
- 怎么表示只包含⼀个数字1的元组。
- 创建一个空集合,增加 {‘x’,‘y’,‘z’} 三个元素。
- 列表[‘A’, ‘B’, ‘A’, ‘B’]去重。
- 求两个集合{6, 7, 8},{7, 8, 9}中不重复的元素(差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交集外的部分)。
- 求{‘A’, ‘B’, ‘C’}中元素在 {‘B’, ‘C’, ‘D’}中出现的次数。
序列
1. 针对序列的内置函数
list(sub)
把一个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列表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list() |
[]
['I', ' ', 'L', 'o', 'v', 'e', ' ', 'L', 's', 'g', 'o', 'G', 'r', 'o', 'u', 'p']
[1, 1, 2, 3, 5, 8]
tuple(sub)
把一个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元组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tuple() |
()
('I', ' ', 'L', 'o', 'v', 'e', ' ', 'L', 's', 'g', 'o', 'G', 'r', 'o', 'u', 'p')
(1, 1, 2, 3, 5, 8)
str(obj)
把obj对象转换为字符串
【例子】
1 | a = 123 |
123
len(s)
返回对象(字符、列表、元组等)长度或元素个数。s
— 对象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list() |
0
16
16
max(sub)
返回序列或者参数集合中的最大值min(sub)
返回序列或参数集合中的最小值
【例子】
1 | print(max(1, 2, 3, 4, 5)) # 5 |
5
99
v
1
-8
G
sum(iterable[, start=0])
返回序列iterable
与可选参数start
的总和。
【例子】
1 | print(sum([1, 3, 5, 7, 9])) # 25 |
25
35
25
45
sorted(iterable, key=None, reverse=False)
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。iterable
— 可迭代对象。key
—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,只有一个参数,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,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。reverse
— 排序规则,reverse = True
降序 ,reverse = False
升序(默认)。- 返回重新排序的列表。
【例子】
1 | x = [-8, 99, 3, 7, 83] |
[-8, 3, 7, 83, 99]
[99, 83, 7, 3, -8]
[{'age': 10, 'name': 'c'}, {'age': 20, 'name': 'a'}, {'age': 25, 'name': 'b'}]
reversed(seq)
函数返回一个反转的迭代器。seq
— 要转换的序列,可以是 tuple, string, list 或 range。
【例子】
1 | s = 'lsgogroup' |
<class 'reversed'>
<reversed object at 0x000001B6B85B4A48>
['p', 'u', 'o', 'r', 'g', 'o', 'g', 's', 'l']
['p', 'u', 'o', 'r', 'g', 'o', 'g', 's', 'l']
[8, 7, 6, 5]
[83, 7, 3, 99, -8]
enumerate(sequence, [start=0])
【例子】用于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或字符串)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,同时列出数据和数据下标,一般用在 for 循环当中。
1 | seasons = ['Spring', 'Summer', 'Fall', 'Winter'] |
[(0, 'Spring'), (1, 'Summer'), (2, 'Fall'), (3, 'Winter')]
[(1, 'Spring'), (2, 'Summer'), (3, 'Fall'), (4, 'Winter')]
0,Spring
1,Summer
2,Fall
3,Winter
zip(iter1 [,iter2 [...]])
- 用于将可迭代的对象作为参数,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,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对象,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不少的内存。
- 我们可以使用
list()
转换来输出列表。 - 如果各个迭代器的元素个数不一致,则返回列表长度与最短的对象相同,利用
*
号操作符,可以将元组解压为列表。
【例子】
1 | a = [1, 2, 3] |
<zip object at 0x000001B6B85A13C8>
[(1, 4), (2, 5), (3, 6)]
[(1, 4), (2, 5), (3, 6)]
[1, 2, 3]
[4, 5, 6]
1 |